共富行思录06丨叩开门扉,聆听共富心跳

发布时间:2025-07-17浏览次数:10

前言

访员们的田野步履,在盛夏时节深入安吉的群山与村镇。    每一次叩开不同乡镇街道的门扉,几乎都在经历着相似的蜕变:从初遇时的客套疏离,到熟稔后的坦诚倾诉。戒备的坚冰在访员们日复一日的真诚倾听与专业坚守中悄然消融。这份在田野里生长出的温度,是理解共富命题最质朴也最关键的密码。

天荒坪镇

初抵天荒坪镇,调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我们递出的问卷,常常悬停在村民匆忙的推拒里。“忙着呢”“我不懂”——这些简短的话语,构成了我们最初收到的“答卷”。然而,真正的转机,正蕴藏于问卷之外的耐心聆听之中。当我们不再急于探问,而是静下来倾听那些生活的细碎时,那些曾被谨慎包裹的内心褶皱,便在我们面前缓缓舒展。

我们听到了藏在“还行”二字背后,更真实的声音:“儿子在外面打工,今年厂里效益不好,寄回来的钱少了,心里挺愁的。”“孙子上个补习班就要好几千,我们的养老金都快贴进去了,开销太大了。”

宏大的“共同富裕”图景,正是在这些具体而微的互动中,才显露出最真实的质感。我们亲眼见证着,不同背景的受访者,眼神从警惕的打量,融化为会意的认同;话语从简短的应付,转变为主动的分享。这份温度,让我们得以触摸到政策落地与民心所向之间最真实的连接。它深刻地提醒我们:理解共富,必先走进生活;叩开门扉之后,更要叩开心扉。

昌硕街道

与此同时,昌硕街道上郎社区的走访中,一场特殊对话悄然展开。

李叔叔平静地叙述病情:“尿毒症,加严重心脏病。每天透析,不敢出门。”当访员在健康模块追问细节时,才惊觉眼前笑容背后的生命重量。

“从前开厂子,日子还行。现在……”他顿了顿,笑意未减,“不换肾,可能就到明年;换肾,这个家就垮了。”病容憔悴,语调却无悲戚,唯有看透无常的坦然。访员记录本上的字迹凝固了。

访员们在各种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推进调研

这不是寻常的数据采集,而是一次直面生命的聆听。当李叔叔说出“既然结果已定,就过好当下”时,坚韧与豁达穿透纸背——共富的维度在此延展:它不仅是物质的丰裕,更是绝境中保有尊严的力量。

入户调研的脚步不停,共富故事还在续写。每一次叩门、每一场倾听,都让“共富”从概念落地生活。我们每一次的以心换心,都将绘就更生动的共富图景。


文字丨周艳冰 郑兆宇

排版丨潘婧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