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不只是纸上的蓝图
更藏在炊烟袅袅的日常中
写在村民脸上的笑容里
沿着德清县的乡道一路走访
我们深入百福兜、乐安村、东升社区与韶村,倾听百姓心声,体会民生温度
从百福兜村依托集体经济实现的转型蝶变,到乐安村邻里互助中的温情日常
从东升社区医保制度下的“病有所医”,到韶村偏远片区公共服务不均的现实挑战
一户户村民的生活故事勾勒出新时代乡村治理与民生改善的图景
一起看看幸福邻里、安居乐业、制度保障与共富挑战,在这些村庄里如何真实上演:
幸福邻里的模样
01 幸福邻里的模样 百福兜村
沿着德清县新安镇一路向西南出发,我们来到了百福兜村。宁静安详的江南村落,见证着村民们从传统耕作走向集体经济发展的蝶变之路。
在入户走访中,村民们纷纷提到,如今土地实现了集中流转,每年都能获得一笔稳定的财产性收入。“田地虽然不种了,但生活一年比一年有盼头,心里踏实多了。”一位老人笑着说。
与村委的交流中我们得知,百福兜村过去基础薄弱、发展缓慢。但近年来,依托新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村庄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振兴路径。村集体通过资源整合、资产运营等方式不断拓展经济来源,让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发展的红利。
在百福兜,幸福不再是抽象的愿景,而是写在村民脸上的笑容,是收入的稳步增长,是邻里和睦、环境宜人的生活日常,是一幅可持续共富的美丽乡村画卷。
阅读知情同意书
签收访谈结束的小礼品
02 安居乐业的日常 乐安村
乐安村坐落于德清县新市镇北部,村如其名,安宁祥和,百姓乐业。在入户走访中,我们遇见了一位热情的奶奶。她的儿子和儿媳在镇上的纺织厂工作,孙女刚刚本科毕业,全家生活安稳、其乐融融。下午四点,奶奶刚和村里的几位老姐妹打完牌,笑着说:“大家都熟得很,谁家晒被子忘了收,邻居肯定会主动帮忙。”临别时,她还送给我们一大袋新鲜李子,让人感受到乡村最朴实的温暖。
近年来,随着村庄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公共服务不断健全,村民们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特别是老年群体,享受着国家养老金保障,日子过得踏实而有盼头。被问及对当前生活是否幸福时,老人们笑着说:“现在的日子当然幸福啦!领着养老金,儿孙也争气,我们呀,就是安心享福咯!”
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乐安村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也展现出乡村善治与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的真实写照。
03 医保解困境,社区暖人心 东升社区
东升社区坐落于热闹的新市古镇景区内,这里既保留了古朴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生活的便利,居民们在此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在入户调研中,我们深切感受到社区在居民医疗保障工作上的显著成效。一位80岁的老党员激动地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去年他为割除肿瘤接受了一场大手术,需要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但得益于医保政策的全面覆盖,大部分费用得以报销,家庭经济并未遭受重创。
近年来,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东升社区的居民已逐渐摆脱了“因病致贫”的阴影。过去“不敢治、没钱治”的现象日益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居民对医疗服务的信任与依赖。社区还定期会上门慰问有大病治疗记录的居民。这种社保制度的完善不仅是政策落地的体现,更是社会进步的缩影。东升社区到位的医疗服务保障,展现了社会保障体系在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
04 服务需均衡,共富道且长 韶村
韶村是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大村,村内道路因造桥改路而迂回曲折,却又四通八达,形成了独特的乡村风貌。这种地形既为入户调研增添了挑战,也为探索村情提供了别样的乐趣。然而,合并后的韶村也面临着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的问题,尤其是不同区块的居民生活状况差异显著。
调研中发现,住在河西的村民由于距离村委和乡镇较远,在医疗和养老服务上明显滞后。部分高龄村民的养老金极低,一年拿到手的养老金甚至不及其他村民一个月的额度。一位老爷爷无奈地表示:“最近的卫生院没有常设医生,小病小痛都得跑远路,实在不方便。”这些现实问题凸显了公共服务分配的不足,也反映了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仍需解决的短板。
此次调研的意义正在于此——
通过入户访谈我们得以深入了解百姓的忧愁
为未来公共服务的优化提供真实依据
只有真正走进村民的生活
才能发现这些隐藏的问题
并推动政策更加精准地惠及每一位居民
文案 | 徐欣南 张力文
排版 | 吴欣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