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采访 | 金维刚研究员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采访

发布时间:2024-12-15浏览次数:10

2024121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对我院研究员金维刚进行电话采访,有关报道如下,与各位读者分享!

央广网北京1212日消息(记者胡波)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报道,试点两年多后,个人养老金制度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从1215日起,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都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范围从36个先行城市(地区)同步扩大到全国。国债、指数基金、特定养老储蓄将纳入产品范围。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意义几何?

在现有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和公募基金产品基础上,国债、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将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与试点期间相比,《通知》也新增了多项个人养老金提前提取的情形。在领取渠道上,《通知》明确,参加人达到个人养老金领取条件,可以通过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和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户银行提出申请,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实后,由开户银行将个人养老金发放到本人社保卡银行账户。

作为增加养老储备的重要制度安排,个人养老金制度已步入第三个年头。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兼养老金分会会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浙大共享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金维刚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开至全国,足以说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进已初步取得了较好成效。

“从试点情况看,个人养老金参与度很高。到今年10月份,全国36个城市和试点地区参与的人数已经达到了7200多万人。根据问卷调查的97.7%的被访者都对个人养老金制度表示满意,或者是基本满意。从目前情况看,相关的金融机构在研发这些个人养老金产品方面很积极,到今年11月份,由各类金融机构推出的养老金产品已经有823只,产品很丰富。人们开始形成‘除了有政府发的基本养老金之外,个人也为自己未来的养老做些金融储备’这种理念。我觉得这是最近这两年的试点取得的成效。”金维刚说。

扩大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把国债、指数基金和特定养老储蓄纳入,也是这次《通知》的一大亮点。金维刚说:“国债的债息相对高一些,风险较低,属于稳健型产品。国债的信誉度很高;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这类品种也都是相对来讲风险度比较低且收益率相对比较稳健的产品;这次还鼓励金融机构要侧重研发符合长期养老需求的个人养老储蓄产品,或者是中低波动型的产品,或者是绝对收益的产品,就是收益相对比较稳健的这种策略的基金产品;再有鼓励商业银行销售全类型的个人养老金的产品,也是很有意义的。”

20221125日在36个试点城市(地区)开启试点以来,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进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不少痛点。记者注意到,此前业内呼吁的增加个人养老金提前领取功能设计在这次《通知》中成为现实。《通知》指出,除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等领取条件外,参加人患重大疾病、领取失业保险金达到一定条件或者正在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可以申请提前领取个人养老金,具体办法另行制定。强化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与相关信息平台的信息共享,为符合条件的参加人提前领取提供方便。金维刚说,这是针对试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给予的回应,进一步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

业内专家董登新表示,制度推广到全国是更大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在试点过程当中,个人养老金的开户、缴费、投资三个环节,在金融机构、决策层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制度积累。全国推广、制度上没有任何障碍,但是将来面临的主要挑战可能有两个:一是税制激励要细化,需要进行制度创新。二是金融机构将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储备足够的专业人才,金融机构在产品研发、投资管理等方面要提升水平和能力,这些考验着产品能不能受到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者的欢迎和认可,这一点至关重要。

从过去两年的试点情况来看,“开户热、缴存冷”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金维刚认为,提高居民个人养老金的参与积极性,最关键的还是增强参加人的获得感。

“大家建立个人养老金的账户,是为了存钱、投资,最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投资收益。通过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存入一笔资金,除了享受税优政策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投资一些个人养老金产品,能够实现比在银行存款获得的收益更高,这是最关键的。还是应当考虑长远,它是为未来养老储备的,是长期投资。随着整个宏观经济的回暖向好,个人养老金使得个人能够明显感受到账户的资金在实现了保值增值以后,收益上去了,相信会有更多人愿意多存储资金和多去购买这些产品。”金维刚说。


文章转载自:央广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