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信息
Gao, X., Song, R. and Timmins, C., 2024. The fertility consequences of air pollu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sts, 11(3), pp.657-688.
去年春节,电影《流浪地球2》热映,该片讲述了人类为了保护家园而进行的“流浪地球”计划,影片中展示的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的末日景象不禁发人深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保持着经济的高速增长,1978至2010年间年均增速高达10%,近年来虽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着年均6.6%的经济增长率。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而来的是不断恶化的空气质量及低迷的生育率。图一展示了100个大城市的PM2.5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可以看出虽然城市之间差异较大,但PM2.5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07年左右达到顶峰,在那期间,“雾霾”甚至成为了大城市的新常态。较多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会损害健康,导致呼吸道疾病及心肺类疾病的加重。同时,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会对人力资本的积累有负向影响。
图一 城市PM2.5随时间变化图
注:该图显示了100个大城市历年PM2.5与1998年PM2.5值的差异。红线是未加权平均值。
如果说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的空气污染能够被人们直观地感受到,其导致的生育率下降则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2022年数据显示我国人口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自1950年以来,年出生人口首次跌破1000万,出生率连续三年跌破1%。从长期来看,低迷的生育率造成的劳动力供给不足将会进一步制约经济的增长。目前关于生育率低下的探讨大多集中在住房、教育、就业等显性因素的影响,而关于影响孩子健康的隐性因素如空气污染等则暂未有人关注。本文开创性地探讨了空气污染对生育率的影响。
空气污染是否会影响生育率?
如图二所示,我们研究发现长期的空气污染与生育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短期的空气污染则对其没有影响。假如PM2.5浓度在三年内增加10 µg/m3,一年内新生儿出生的概率将下降12%。同时,我们发现空气污染从长期来看会降低人们理想孩子的数量,当三年内PM2.5浓度增加10 µg/m3,理想孩子的数量将会下降0.18。但上述结论只存在于汉族群体,对于少数民族群体来说,我们并没有发现相似结论。我们的实证分析表明,即使我们充分考虑了每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率和房价,长期的空气污染依然会降低生育率。
图二: 空气污染和生育率
(a) PM2.5三年差值
(b) 年均PM2.5
注:生育率数据来自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PM2.5数据来自Global Annual PM2.5 Grids。育龄女性被定义为15-50岁的女性。
为什么经济增长降低了生育率?
多个国家的数据表明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人们降低了生育孩子的数量。1992年诺奖得主 Gary Becker的数量质量模型对这一现象提供了的合理的解释。他认为随着经济增长,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质量(比如教育水平和健康),从而增加养育每个孩子的边际支出,进一步降低了生育孩子的数量。以我国为例,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养育孩子不止是基本的衣食住行,更包括对于小孩的教育投入、健康投入等,这也解释了“鸡娃”现象为什么在大城市的中产阶级群体更为普遍。
然而,环境质量恶化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副产品,而环境污染会增加父母对孩子的健康和其他方面的支出。那么当经济增长提高了父母对孩子健康和教育的偏好并且同时加剧了环境污染的情况下,人们很可能会降低生育意愿。因此,环境污染是解释为什么生育率随着经济增长下降的一个重要的隐形机制。
对空气污染影响生育率的进一步讨论
从上节可知生育率主要取决于养育孩子的成本,而空气污染会损害孩子的健康及人力资本的积累。我们研究发现空气污染显著提高了养育孩子的教育和医疗支出,进而造成养育孩子的成本上升。对于那些更看重孩子质量的父母来说,他们倾向于减少生育。假如父母想要抵御空气污染对孩子教育及健康的负面影响,他们不得不购买室内空气净化器。我们研究发现,在空气净化器的平均价格更高的城市,长期空气污染对生育率的负向影响更大。
但为什么只有汉族发现了空气污染对生育率的负向影响,而少数民族则没有发现类似结论呢?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特有的独生子女政策。已有较多研究证明独生子女政策显著提高了父母对孩子质量的偏好。当汉族父母只被允许生育一个或者两个孩子时,他们倾向于增大对单个子女的投资。这就意味着,汉族在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下更在意孩子的质量,而少数民族则不受政策约束,其对孩子质量的偏好并未改变。我们研究进一步发现在独生子女罚款严格的地区,汉族生育决策对长期的空气污染变化更为敏感。
对未来生育率的思考
关于目前国内生育率低下的讨论大多集中在一些显性的经济因素,比如高额的房价、教育花费等,我们研究发现一些影响孩子健康的隐性因素也不可忽视,比如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2022年8月,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深入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我们研究表明除了上述几方面之外,还应配套加强儿童食品安全管理、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整治、降低工业污染排放量等,着力改善其他隐性的影响孩子健康的因素,将会使得生育政策的实施事半功倍。
我们的研究证明目前我们低估了环境保护的长期经济价值。政府应进一步加大环境污染防治政策的实施力度,针对环保企业给出政策倾斜,并引导其他企业的绿色转型。该举措不仅能改善生态,从长期来看更有助于提高生育率,产生额外的经济效应,实现经济和环境的良好互动。
原文链接
作者简介
高叙文
浙江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现为浙江大学 “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教于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保系,兼任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浙江大学-湖州市共同富裕研究中心研究员,世界银行咨询顾问。主要研究领域为城乡融合、就业保障和乡村振兴。其成果发表在相关领域Top期刊,包括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sts,World Development、《管理世界》等国内外期刊。并受国内外多家媒体报道,包括VoxEU、VoxChina等。
宋冉
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曾先后在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论文发表(含接收)在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Applied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he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sts和经济研究等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