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人唯贤”的制度悖论——以明代科举为例》写作手记
作者|柯荣住、洪伟、郑恩营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一、研究缘起
拙文《“任人唯贤”的制度悖论——以明代科举为例》有幸在《社会学研究》2023年第1期发表,借此机会感谢匿名审稿老师和编辑部在论文完善过程中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同时,我们也向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简单介绍研究的缘起以及正文中限于篇幅未能充分展开的话题。感谢编辑部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以作者手记的形式讨论我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抛砖引玉,以期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
2014年,本文作者开始关注科举的相关问题,并花费了大量时间清理哈佛大学CBDB数据库关于明代进士的相关数据。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我们最初关注的问题是科举考试中考生们的成绩是如何被决定的。从理论上说,科举作为古代中国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没有之一),应当具有甄别人才、任人唯贤的社会和政治功能。但在具体的执行效果上,有关科举能否选拔人才的争议颇多。明代是科举制度的巅峰时期(清代由于各种原因,科举之于政治的作用可能不及明代),留下了不少与这一争议有关的叙事传说。有鉴于此,我们想到要验证的第一个实证问题是社会关系是否对科举成绩起到了重要作用:社会关系影响科举成绩的个别现象毋庸置疑是存在的,但统计意义上是否有系统性的作用,则须借助大样本数据和严谨的定量分析方法。
然而,本研究和许多实证研究一样,面临着因果识别与内生性问题的挑战。在社会关系作用的识别这个具体问题上,实证研究遇到的挑战是区分基于社会关系的徇私偏袒和延社会关系传递的私人信息优势 (private information) 假说。以后者为例,在中国古代也有“举贤不避亲”的说法。这里存在内生性问题,社会关系通常与家庭背景有关,家庭背景对人力资本有正向关系;而即便没有社会关系,人力资本也对评估结果有正向影响。因此,在缺乏其它信息的情况下,研究者很难判断有关系、家庭背景好的人获得好的评估结果是不是因为基于社会关系的徇私偏袒。为了处理类似的困难,社会科学发展出了一系列方法,如工具变量、随机试验、合成控制等。但历史数据的一个典型劣势是数据的局限性,使得这些方法通常无法应用。在对数据、方法、历史细节的反复探索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明代科举安排的一个重要细节:匿名性(严格来说,匿名安排始于宋代,到明代发扬光大)。这里包含了两个重要且有趣的对比。一个是会试和殿试在匿名程度上的对比,会试的匿名性要求非常严格,而殿试则没有类似的要求;另一个是会试阶段,尽管个人的背景信息彻底做了匿名化处理(甚至笔迹都因专业誊抄而无法辨认),但是为了实施地区配额制,却不得不披露考生来源的区域信息,这是明代开始特有的现象。这两组对比为我们识别社会关系与考试成绩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同乡和同年作为对比)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从而成为我们立论的基础。
有了上述观察后,我们曾想写一篇中规中矩的使用定量方法的实证文章,强调如下三方面的贡献:第一,首次利用大样本数据,对科举制度中的社会关系及能力的相对作用进行定量评估;第二,利用明代科举制度设计中关于匿名性的两个对比细节,对社会网络的作用进行因果关系的识别;第三,对科举制度与社会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做出更为精准的评估。对于科举制度本身的研究而言,这些贡献或许意义重大。但身处不同的时空背景,又有海内外的学者珠玉在先,这样的实证文章在“边际”上究竟有多大的贡献?是否显著地推进了我们对历史事实及其影响的深刻理解?是否对理解当今社会的行为、组织、制度及其社会实践有所助益?即便该现象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用当代的数据岂不更好,为何舍近求远,选择历史数据?就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而言,我们对六百年前科举的研究如何让海外读者产生共鸣?
二、寻找定位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有效做到在尊重模块化学术写作规范的前提下,突破定量研究范式的窠臼。一方面,我们不想仅仅撰写一篇关于科举的定量实证文章(尽管这对科举制度的研究本身有价值);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想泛泛而谈,而是要把相关论点建立在对明代科举数据的细致分析的基础之上。
这个困境其实也折射了学者对学术发现的价值判断的问题。或许我们可以拿生物学做一个类比。如果一位生物学家发现了一个新物种或者某个物种的新的行为方式(例如鸟类的发音音调的变化),这种发现即便没有任何“意义”,但仍有可能激起人们极大的好奇心而获得认可。相对而言社会科学的发现似乎要微妙得多。一方面,若发现与现有文献相悖,则学术共同体在认可“新发现”之前,会对其证据和方法做出更为严苛的评估;另一方面,对已知的历史现象进行更细致严谨的分析(包括使用更先进的方法)也未必被同行认可。而且不同学科之间的方法和学术评价标准差异颇大,跨学科的研究面临着额外的说服要求。若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角度来看,我们似乎应该关注科举中的匿名性举措的变化和配额制度的实施后果;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我们可以讲一个“任人唯贤”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背后影响因素的故事,而明代科举则是我们的一个案例;从社会学或经济学的角度,可以讲一个社会关系如何影响录用结果的故事;从计量史学的角度,可以讲一个历史上曾经持续千年的科举在其巅峰时期的重大制度的严密和疏漏,如此等等。
鉴于中文语境下的读者对科举的种种已经非常熟悉——既对科举中的舞弊与社会关系有所耳闻,也对科举的正反面作用有所了解,我们希望从更为普适的视角来看待明代科举的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折射出来的复杂性问题,并试图将之与严谨的数据分析结合起来。
三、回到制度
综上,在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思考以后,我们将思路聚焦于制度。虽然有关科举制度研究的文献汗牛充栋,而本文作者并非科举研究的专家,但是如果把科举作为 “任人唯贤” (meritocracy) 制度的一个具体选择,那么我们便可以在古今中外有关贤能制度的讨论中找到对话的角度,推动思考和讨论。
“任人唯贤” 是一个深入人心的理念,以至于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不遵从它的社会如何能良性运转。顾名思义,任人唯贤即按照个体的才能选拔人才、分配资源和岗位,这是促进个体和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石。在这一点上,东西方社会似乎没有大的差别。正因该理念深入人心,类似“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的表述迅速成为社交媒体的热点,既印证了法国思想家布迪厄关于不同资本间转化的理论洞见性,又颇有些中式幽默下的欲盖弥彰之嫌。这里的“能力”一词意指社会关系之外的个体属性,例如教育阶段的分数或工作中呈现出来的生产性能力等。
然而,在社会和政策层面贯彻和实施这样的理念并非易事。东西方都遇到各自的问题和困惑,引发社会各界的反思。尤其在教育领域,有关公平性和任人唯贤的讨论颇为深入,甚至在有些情况下火药味十足。在西方学术界,尤其是社会学和劳动经济学领域,对公平性和社会关系的研究数不胜数。对这些文献和古今中外任人唯贤制度实践的差异性的梳理,促使我们思考制度实施背后复杂的约束和机制问题。制度都是嵌入于社会之中的,制度的实施也依赖于各种社会力量的协作和竞争。如果忽视这一点,理念上再完美的制度也只会停留在纸面上。任人唯贤制度——包括作为其中一种表现形式的科举制度——也不例外。因此,我们最后聚焦于任人唯贤的制度悖论,探讨政策有效性(狭义定义下的结果与预期目标一致)、起点公平性、匿名性三者之间的内在冲突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明代的科举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案例。从有效性的角度来看,考试的内容应该保持一定程度的多样化,但这就对考官的能力和操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不利于执行一致的评分标准,对于经济资源贫乏的家庭也不利,有损公平性。完全的匿名评估或许可以杜绝社会关系的作用,但可能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如果为了促使区域间结果上的平衡而实施配额制,则不可能完全匿名。这三个看起来都合乎人心的政策目标之间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在此再次感谢审稿老师的建议,使得这些概念和彼此之间的冲突得以在文中被更好地厘清。
对制度的内在要素之间冲突的理解,社会科学各学科都有独特的角度和传统。以经济学为例,理论上出现过一些著名的“不可能性定理”:例如阿罗不可能性定理(揭示社会层面偏好加总和投票决策之间的潜在冲突)、蒙代尔不可能三角(揭示宏观经济政策、汇率政策和资本自由流动之间的内在矛盾)、梅耶森-萨特斯伟特不可能定理(揭示信息不对称下披露真实信息的激励与有效资源配置之间的冲突)等。拙文借鉴此类逻辑,为理解任人唯贤制度的悖论提供一个典型案例,这个悖论具有理论上的普遍性,适用于古今中外。
读者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揭示和理解制度的悖论如此重要。对此的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依我们的浅见,这是理解制度和社会运行机制的基础性步骤(最好是成为社会成员的共识;是否经由学者阐释倒在其次),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使命所在。稍经现代科学训练的人都知道,能量守恒定理意味着“永动机”是不可能的,即没有任何一个物理机制能够在不消耗能量的情况下实现能量输出。但在社会和制度层面,却并不缺乏制造类似“永动机”的冲动。作为学者,我们的一个任务就是揭示有些目标不可能经由“现实”的社会机制来实现。如果我们用因果规律和可预见性的要求来对待社会科学,那么这也许是社会科学能被称为科学的根基所在。当然,制度和社会机制是复杂的,揭示一项制度运行背后的复杂机制中体现出来的逻辑并非易事,学术进步也许在此得以体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拙文仅是一个关于制度的案例(虽然我们也使用了定量方法和各种稳健性检验)。由于才学所限,也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它对于今天的社会的启示,也许可以这样表述:如果我们期待所有政策目标都能实现,想当然地以为“既要、又要、还要”是能做得到的,那么我们很可能依然没有厘清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消耗大量社会资源在不可能的最优目标之上,结果可能连次优都达不到。对一项政策运行和实施背后社会机制的理解,既是制度与政策分析与实践的核心任务,也是发展社会共识的基础。在一个既定的时空背景下,没有完美、一劳永逸的制度变革,只有根据主要矛盾权衡利弊的折衷。
阅读原文: